江门积极创建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,培育“粤菜师傅”技能人才。图为学员在孵化站学习古井烧鹅制作技艺。
?
????□文/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
????通讯员 江仁轩 林家龙
????从家庭主妇,变成一家小店老板,再成为一家酒楼的掌舵人,现年43岁的吴结媚因“粤菜师傅”工程实现两次转变。她说:“感谢‘粤菜师傅’工程的培训,让我掌握了一技之长,实现了创业梦,走出了困境。”
????近年来,江门积极创建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,并以此为培训载体,开展校企合作,培育“粤菜师傅”技能人才,研发粤菜新菜式,促进群众就业创业,服务乡村振兴和“百千万工程”。今年,江门新增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5家,目前累计7家,共开展技能培训8场次,培训311人次。
????校企联合培训,促进就业创业
????2023年,江门以新会为试点,在新会区选择管理规范、厨师队伍稳定,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单位创建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,并由孵化站联合新会技师学院开展培训,深入推进实施“粤菜师傅”工程。
????“新会技师学院负责传授理论知识,结合地方特色饮食文化,以孵化站为培训载体,通过‘理论+实操’,共同培育城乡劳动者。学员经过培训且通过考核的,还能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。”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????目前,江门共有7个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,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。作为新会区大鳌镇首个孵化站,在水一方海鲜酒家结合当地南美白对虾、莲藕、慈姑等特色菜肴开展培训,共同研发新菜品,在培养具有大鳌特色的粤菜师傅,为劳动者“赋能”的同时,推动大鳌镇美食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发展。
????在水一方海鲜酒家负责人苏伟光说:“自成为孵化站以来,我们开展了3次培训,培养粤菜师傅60人。培训十分受欢迎,受训的人多是大鳌当地的居民,有些是从事餐饮行业的服务员。”
????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小小“粤菜师傅”培训,也能解决就业“大问题”,帮助不少群众开启创业新篇章。吴结媚便是其中之一。
????吴结媚原是新会区大鳌镇人,后来嫁到新会区沙堆镇。前些年,她一直在家照顾患有孤独症的小孩。孩子上学后,她便想找份工作,分担下家里的经济压力。“我从朋友那得知古井恒益食品有限公司有免费培训,于是就报名参加。”她说。培训结束后,吴结媚凭借学到的手艺开了家快餐店,后来又开了家酒楼,实现了从靠人接济,到自力更生的转变。吴结媚对此十分感慨,称是“粤菜师傅”技能培训改变了她的人生。
????古井恒益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市首个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,该公司董事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古井烧鹅制作技艺)代表性传承人吕日新告诉记者,来参加培训的既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,他都手把手教学,倾囊相授。“之前有3个外省来的小伙子来我们这边学习,学成后去了深圳创业,店铺这个月就要开业了。”吕日新说,通过培训,不仅能促进就业创业,也能让古井烧鹅走出去,弘扬江门美食文化,传承经典美食。
????培养“乡村工匠”,助力乡村振兴
????“粤菜师傅”工程不仅点亮了乡村厨师的梦想,也带动了乡村振兴。
????大鳌镇是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强镇,也是广东省唯一以对虾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。成为孵化站后,在水一方海鲜酒家与新会技师学院合作,针对大鳌镇“一只虾”,不断研发新菜色并大力推广,从而带动当地酒楼、养殖产业的发展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????“千岛汁明虾、盐焗白对虾等都是我们研发的新菜式,其中千岛汁明虾广受顾客好评。”苏伟光说。
????新会还以孵化站为平台,就近招收有意愿参加技能晋升和就业的学员,并持续开展“送技下乡”培训活动,培养“乡村工匠”。“以前培训地点不固定,培训效果因为场地受限也会受到影响;现在有了孵化站,场地、师资、食材等都不用操心。”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股股长詹前京说。
????记者了解到,“送技下乡”培训项目包括广府风味菜烹饪、广东烧味制作和广式点心制作等。来自大鳌镇的“80后”小伙华仔参加培训后开了家美食店,由他自己掌勺,早上做点心,中午、晚上则做广府风味菜,生意兴隆。
????詹前京表示,“送技下乡”活动实现了在“家门口”为劳动者提升劳动者技能、拓宽就业渠道、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,在助力产业发展,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、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????依托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,江门还积极开展厨艺交流和菜品推广品鉴活动,讲好“粤菜师傅”带动就业创业的故事,提升“粤菜师傅”工程的认可度和影响力,助力打造美食品牌,使美食成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新动能。
????今年,我市将继续推进“粤菜师傅”创业就业孵化站建设工作,完成创建10个孵化站、培育500名粤菜师傅、提升孵化站师资水平的目标,培养一支具有江门特色的粤菜师傅技能人才队伍。